广告位
蕉城赤溪:生育关怀创业园 共圆一个致富梦
发布于:2017-07-27 18:15:26    文字:【】【】【
摘要:???“守着肥沃的土地,过着贫穷的生活。”这是赤溪群众对自己过往生活的概括。村民们说,他们世代生长于此,他们和父辈们也并非不勤劳,却仅能自给自足,经济发展远落后于周边一些乡镇。尽管这里许多农产品很有名,却因为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低,群众的荷包始终鼓不起来。


受助母亲在园区里采摘草莓


计生母亲“生育关怀创业园”务工创收


“守着肥沃的土地,过着贫穷的生活。”这是赤溪群众对自己过往生活的概括。村民们说,他们世代生长于此,他们和父辈们也并非不勤劳,却仅能自给自足,经济发展远落后于周边一些乡镇。尽管这里许多农产品很有名,却因为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低,群众的荷包始终鼓不起来。


正在浦海农业公司采摘火龙果的黄孝珍,今年44岁,是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赤溪镇小坛村的计生贫困母亲,也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她丈夫黄瑞麟身患左腿骨恶性肿瘤基本丧失劳动力,家里还有一个上中专的女儿需要培养,一家的重担全压在黄孝珍一人身上。然而在过去,她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据村邻介绍,自从镇计生协会在千亩高优农业园区创建计生户“生育关怀创业园”开始,黄孝珍就在这里找到了一份每月三千多工资的固定工作,还能照顾到家里的患病丈夫,黄孝珍的脸上多了许多笑容。


“政府不仅给我们提供土地、农资、资金和技术指导,还搭建起销售平台。这统一管理,统一标准让我安心不少!除了在园区种些花生、牛奶草莓外,农闲季节我还开了家小吃店,经营清汤面、扁肉等地方小吃,生意也很好!”西坑村计生贫困母亲黄妹玉笑着说。她丈夫黄金登患反流性食道炎,瘦如柴骨根本无法务农,在镇计生协会的帮助下,黄妹玉与其他贫困母亲在园区过起了“亦工亦农”的劳作日子,同时还和丈夫一起打理食杂店,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生育关怀创业园”务工创收


赤溪镇桃源村二女户李新团、黄灼平夫妇被确定幸福工程致富带头人,通过“农业园+计生贫困母亲”模式带动计生贫困母亲发展各种特色蔬菜,就地创业脱贫 致富。



与黄孝珍、黄妹玉这些刚进园就业、创业的贫困母亲不同,作为计生生产大户的李新团、黄灼平夫妇,如今已是赤溪镇现代农业生产的“领军人物”。“我也是‘二女户’,当初赶上了计生协会‘幸福工程’资助,又适逢千亩高优农业产业园建设,就利用这些资金和平台发展起现代农业。”李新团说。从最早的甘蔗种植,到如今在农业园承租30多亩土地,种植着30多种果蔬,成立专业合作社,流转着几百亩土地。可以说,李新团夫妇在赤溪的田野上淋漓尽致地展现他的致富愿景。不仅如此,李新团夫妇表示,园区进驻着数十家农业企业,这对于他们这样土生土长的“农民”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夫妻吸收计生贫困母亲进园务工的目的,不仅是为她们提供一份稳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她们学技术、学经营,使她们自主发展,也能当家做老板!”李新团夫妇踌躇满志地说。“下一步,我们准备联合更多的计生生产大户,进一步发展壮大‘生育关怀创业园’,将我们曾获得的生育关怀帮扶传递给更多人!”


在赤溪镇,连续13期的幸福工程共投入235万元,累计帮扶211户计生户走上致富之路。目前“生育关怀创业园”种植面积扩大到300多亩,2016年实现产值700多万元,吸纳当地计生家庭150多户,务工人群500多人,受帮扶的计生家庭年人均增收4.2万元,并推动山区村创建高山花生、茶叶、甘蔗等生育关怀创业基地12个,带动1187户计生家庭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标签:生育关怀A

访问统计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