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莆田市北岸管委会开展的“树立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活动中,各级计生协会积极发动协会理事、会员参与,图为该区忠门镇秀华村岳秀祠素席上,镇村计生协会干部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到各个群众手中,并发动广大协会会员在宗祠前开展移风易俗签名活动
日前,福建省莆田市北岸开发区山亭镇莆禧村武正发家中,新郎武振鸣和新娘徐静举办“情定美丽山亭·爱你一生一世”浪漫婚礼。婚礼前,北岸管委会副主任、山亭镇党委书记姚丽玉一身红妆,带领班子成员送来了最暖心的祝福;金童玉女送来了一双金红的大灯笼,祝福新人今后的日子像灯笼一样越过越红火;十音八乐吹拉弹唱,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武家亲属们开怀大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山亭镇自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以来,第一对结婚的新人,他们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婚事简办新办,聘金只有2万元,寓意成双成对,酒席简办16桌,每桌菜金1460元,酒水采用平价红酒和饮料,引领新时代新风尚。这只是北岸开发区开展移风易俗的一个缩影。
婚丧嫁娶,起土上梁,乔迁新居等都是乡村社会常态化的生活场景,都少不了一些必要的仪式,莫不体现了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体现了千百年来不断形成并约定俗成的人文情怀。然而很多习俗在北岸大地早已经与时代脱节,如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攀比随礼等,少则60多万,多则百多万元,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久治难愈的顽疾,群众从内心深处呼唤移风易俗改革。
针对这些歪风陋俗,去年下半年以来,移风易俗工作省级试点单位的北岸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牵头纪委、民政、计生、团委、妇联等多部门进行综合治理,取得初步成效,移风易俗已深入人心。笔者专访三个乡镇一些村,一股文明新风悄然改变着旧习俗。
图为北岸管委会副主任、山亭镇党委书记姚丽玉带领班子成员前往莆禧村武某某新人家中送祝福,金童玉女送来了一双金红的大灯笼
图为北岸西埔村开展的移风易俗倡议宣传活动
图为北岸西埔村开展的移风易俗进村入户宣传活动
“一会一约”见成效
北岸管委会副主任兼山亭镇党委书记姚丽玉说:“我镇在实践中建立‘一会一约’长效机制很管用,已见成效。”
据了解,该镇15个村(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推选出德高望重的乡贤担任红白理事会成员,将移风易俗包容全部纳入村规民约。开展千名党员干部大走访活动,挨家挨户宣传移风易俗政策规定。创新载体广宣传。举办“新征程,再谱新篇章”主题活动,推出移风易俗赞句和移风易俗小品,唱响移风易俗新风尚。举行移风易俗踩街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莆仙戏曲节目,讲好群众身边移风易俗的典型故事;先进典型起示范。镇、村、组逐级签订责任状,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计生协会会员、宫庙董事会成员、企业家、建房户等分类别、全覆盖签订承诺书,如莆禧村制定移风易俗承诺书,村工作人员深入826户宣传并全部签订承诺书,引领社会各界主动加入“零彩礼”行列中。通过召开党员干部大会、专题座谈会、道德讲堂等形式给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常打招呼、常敲警钟,让党员干部带个好头。目前,已登记的7例即将结婚的新人均积极相应党委政府的号召,最高聘金16.8万元,最低聘金10001元。
村计生协会会长林金水感慨地说:“这个好兆头群众十分欢迎,是各级各界努力的结果,盼望政府常抓不懈。”
“六带头六严禁”成规范
忠门镇计生协会会长林步娴说:“火车往哪儿跑,全看火车头”,上行之下效之,作为党员和计生协会领导干部就应该在移风易俗中起带头作用,否则群众看见党员和计生协会领导干部自己在婚丧嫁娶中大操大办却不许老百姓多花几个钱,那还有什么权威性和公信力?在这一点上,根据上级相关规定,她参与起草出台镇党委政府关于党员干部办理婚丧事宜的具体规定,带头签订《承诺书》,严格落实报备制度,用制度为党员干部戴上“紧箍咒”。她生活简朴、作风优良,这也是一种无声的宣言,便会使群众见贤思齐。
《孝经》里有句话叫“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林步娴召集镇村干部、群众编排一些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下基层进社区,既能为群众提供精神上的愉悦,又能够无形中引导人们弃恶从善。如在琼山村重阳节晚会上,推出小品《相亲》宣传移风易俗,制作耳熟能详的移风易俗快板、三句半、赞句等,其文艺形式活泼,更利于教育人心,受到群众好评。
该镇在前期全面调研的基础上,镇村先后召开移风易俗动员大会,做到镇、村动员全覆盖,之后又不定时召开移风易俗推进会,全镇10个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并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全镇摸排17周岁以上未婚青年2931人和民间媒人74人,并落实各村(居)组别责任划分,让移风易俗工作有底可查,有据可依;镇纪委召开移风易俗约谈会,约谈在移风易俗三大群体摸底工作中慢作为不作为的相关责任人,已被降职1人、停职1人、约谈5人、扣发绩效工资2人,督促相关责任人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组织全体镇、村干部和签订《北岸开发区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婚礼喜庆等事宜“六带头六严禁”》的承诺书,让党员干部们以身作则,共同推进移风易俗。同时组织年满17周岁以上的未婚青年代表、已订婚青年代表、村干部代表、村里老党员代表、退休老干部代表、村民代表、民间媒人代表、老人会会长、计生协会会长、宫庙负责人、镇干部代表、企业家代表、小学校长等近20人接受采访,未婚青年代表陈鹏说:“这几年很多想在当地安家的人,无法承受高价彩礼的压力,对于高价彩礼望而却步,开展移风易俗,抵制高价彩礼活动,可以让很多人受益,我们会以身作则,大力支持。”接受采访的各界人士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对高彩礼做评价、对移风易俗提建议,增加了群众的代入感,为移风易俗工作奠定民意基础。并积极挖掘不同人群接受访谈,为移风易俗出个招,让不同类群的人们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八个一”成氛围
东埔镇吉城村老党员王万林:“我非常拥护移风易俗,这是政府对百姓真正的关心。我认为高价彩礼的歪风陋习必须刹住,让广大群众真正认识什么是好乡风,什么是错误陋习,让群众真正认识什么才是最光荣?诸如修桥铺路,做公益捐助办学、扶贫等,民间叫做积德,最光荣!赚些钱就摆阔气,我认为这不是光荣。应该让正确的‘荣辱观’树立起来,提升群众认识水平,只要耐心做思想工作,扭转观念不难。”
据了解,该镇以“八个一”的举措为抓手,在全镇范围内掀起“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热潮。出台了一个《东埔镇关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方案》,逐级压实责任。层层召开一场动员会。即召开镇干部职工、村居两委、监委会主任、老协会、计生协会长、中小学校长、镇直机关负责人动员大会,各村居相应召开动员会,拉开移风易俗工作的序幕。推出一个系列宣传,运用戏剧小品、微电影入户、广播标语等多形式宣传。树立一批典型示范引领,着重突出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企业家示范带头,群众自觉参与的典型示范作用。完善一份公约自治自律,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重新修订让村民表决签字。成立一个机构。完善制度,指导各村居成立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和红白理事会,按章理事,主动作为。出台一份规定。镇成立执规队,协助各村民按规办事,及时处理违规人与事。组建一支队伍。各村居组建一支热心公益事业,敢抓敢管的移风易俗队伍,负责各村宣传、劝导和监督。
笔者了解到的一件新鲜事,日前,东埔镇企业家林国栋家原定嫁女要彩礼188万元,通过移风易俗宣传,认为移风易俗树新风确实是一件大好事,同意“零彩礼”,平价嫁娶,为推动移风易俗新风尚添助力。
据悉,北岸三个镇开展的移风易俗新热潮正向纵深发展。目前,全区38个村居已全部完成《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工作,移风易俗工作在各村各单位都有了明文规定, 红白喜事由红白理事会管理,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干事,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此外,在北岸行政服务大厅民政窗口的白墙上也设置了《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婚嫁新风签名仪式》,邀请前来咨询及办理结婚证的青年共同参与到移风易俗活动中来。
据介绍,除了村规民约,同时北岸开发区依托“美丽北岸”微信公众号、妈祖城网、北岸新闻等宣传媒介,以及“移风易俗”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村居、进家庭等宣传形式,为移风易俗活动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确保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在北岸各个角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截止目前,已有23对新婚对象实行婚事新办简办,15户家庭主动将彩礼减少到10万元以下,6户人家婚嫁零彩礼。
“2018年新年已始,岁末年关是婚嫁活动的高峰期,我们将继续加大密集宣传、综合治理、监督检查工作力度,打消个别群众的侥幸,部分群众的疑虑之心。”北岸党工委委员、宣传部长王义勇说。
福建省莆田市计生协会 游文贤
莆田北岸开发区计生协会 柳金枝
北岸忠门镇计生协会 陈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