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期
(2017年10月30日)
本 期 目 录
●创新互联网+ 新模式 助圆贫困母亲致富梦
●走出贫困 幸福人生
●幸福工程圆我致富梦
●简讯
创新互联网+ 新模式 助圆贫困母亲致富梦
——宁德市蕉城区飞鸾镇启动“电商+微商+贫困母亲”幸福工程项目
“开一家淘宝店或微店,一直是我的梦想,飞鸾镇计生协会助我梦想成真了”。贫困母亲陈月容手捧镇计生协会赠送的智能手机和价值300元的“幸福工程免费体检卡”,愁苦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家住蕉城区飞鸾镇梅田村的陈月容,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但是2015年7月,她14岁的儿子突然溺水身亡,痛失爱孙的奶奶脑溢血瘫痪在床,不久也撒手人寰。突如其来的打击像一块巨石砸碎了这个家庭。区、镇计生协会闻讯后多次上门慰问,并介绍陈月容到镇里的扫把厂打工,还帮助她丈夫黄共康找到了一份水泥工的活儿。陈月容有开微店的强烈愿望和创业热情,飞鸾镇及时把她列为2016年~2017年幸福工程“互联网+”创业项目的帮扶对象。陈月容获得2万元幸福工程款,开起微店代销化妆品和足贴。“刚开始我不熟悉微店操作,参加镇计生协会电商培训班后,一切都变得容易了”。通过不断学习,陈月容已掌握电商管理流程,微店收益可观。对于这份来之不易的“事业”,陈月容充满了期待。
2017年,飞鸾镇计生协会以服务电商项目的幸福工程受助户快速发展为目标,依托上村、下村、碗窑村、梅田村4家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创建4个“电商+微商+贫困母亲”幸福工程帮扶示范基地,投入17万元幸福工程款,采取“集中培训、搭建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方法,帮助14位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贫困母亲开办“农村淘宝店”和“微店”;同时充分利用农村淘宝服务站电子商务平台和区县-乡镇-农村服务网络优势及农村快递物流服务,扶持受助母亲发展电子商务,助销金观音茶叶、妃子笑荔枝及大黄鱼、对虾、二都蚶等农特产品,实现居家灵活就业。为使幸福工程电商创业项目能顺利实施,镇计生协会还协调农商行、邮储银行,为每位电商创业户开通网上银行和支付宝账户,方便产品销售后的结算,解决淘宝店和微店资金安全问题。同时镇计生协会创建幸福工程精准帮扶微信群,成员包括镇计生协会、计生办、服务所、微信办、工商所、农技站、林业站、水技站、茶叶站、农商行、邮储银行、中国移动公司等部门业务骨干,解决电商项目运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了解各帮扶基地的产品销售情况,促进共享经验、互帮互助、互利共赢。该镇党委还建立“镇两委班子+计生协会志愿者+村党员+贫困母亲”“三对一”精准帮扶制度,实行扶贫资金、扶助对象、帮扶干部“三同步精准”管理,开展“菜单式”帮扶和“融合式”推进,帮助受助母亲提供发展资金和技术帮助,解决就业和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为贫困母亲创业脱贫保驾护航。发款仪式上,飞鸾镇计生协会为每个受助户免费赠送一部能安全上网的智能手机和价值300元的“幸福工程免费体检卡”,还举办了幸福工程创业母亲电商培训班,邀请区商务局电子商务创业培训团队,就网店的实际操作进行授课,解决受助户微店、淘宝店上手陌生等问题。
该项目的实施,开辟了计生帮扶户与淘宝服务站“经营共管、利益共享”的运作发展新路径,也标志着蕉城区计生贫困母亲创业平台的全面拓宽,加快了计生贫困母亲脱贫致富的步伐。(黄晓霞 谢雄蜂)
走出贫困 幸福人生
“非常感谢你们经常关心我,真是帮了我们全家的大忙啊”。这是晋江市英林镇三欧村二女户苏雅致的肺腑之言。
原来,一年多前,苏雅致一家生活还很困难,夫妻俩除了抚养上大学和读高中的二个女儿外,更要赡养、照顾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她和丈夫每月只靠打零工挣得的微薄收入和亲戚的接济来维持日常开销,生活的重担压的苏雅致喘不过气。
英林镇计生协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伸出援助之手,鼓励苏雅致自主创业,并为她申请了晋江市第10期幸福工程项目资助金5000元。苏雅致利用自己的特长,用这笔资金购置了一部缝纫机台,开始了服装加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由于苏雅致以前没有与服装厂打过交道,很多工厂对她不了解、不放心,导致前两个月的定单寥寥无几,收入屈指可数。镇村两级计生协会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一方面积极为她出谋划策,并通过企业计生协会这一优势,为其作广告、拉定单。另一方面鼓励她坚定信心,要用质量赢得信誉和效益。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镇村两级计生协会的指导和帮助下,在苏雅致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现在订单渐渐多了,附近的服装厂都成了她的“回头客”,苏雅致每月加工服装收入能达3000元左右,加上丈夫受聘于家电商城负责为客户安装电器,苏雅致一家年收入达到6万元左右,日子逐渐好了起来。
最近,苏雅致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一部新的缝纫机台,还把丈夫培养成了助手,定单多的时候就一起加班加点,增加收入,苏雅致夫妇高兴极了。
在晋江市英林镇,像苏雅致这样的受幸福工程资助而脱贫的事例有很多,受助母亲们正在脚踏实地创建自己的“幸福梦”。 (晋江市英林镇计生协会 李军)
“幸福工程”圆我致富梦
在绿意盎然中拥有一间花店,朵朵花开点缀生命的绿意。红的热烈、黄的活泼、蓝的深沉、紫的高贵......这是多少女人向往的美好愿景。在厦门市翔安区马巷镇后滨社区,一位美丽的母亲正是经营着一家这样的花店,在花团锦簇中,为他人的生活传递幸福,为自己成就美丽人生。“我能拥有现在的生活,离不开计生协会‘幸福工程’的及时帮助。”故事的主人公——康甘祝十分感慨的说道。
康甘祝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是个独生子女户。由于文化程度较低,她和丈夫只能四处打零工谋生。但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各项支出费用越来越多,原本紧紧巴巴的生活更为艰难。为了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康甘祝决定做点小本生意补贴家用。在经营花圃的朋友的影响下,康甘祝也想开一家花店,为自己也为别人的生活增添幸福。
然而,由于资金不足,筹备阶段就很艰难,另外自己空有一腔热情,却对花卉的各种包装一窍不通。种种难题摆在面前,康甘祝煞是发愁。恰在此时,后滨社区计生协会的小组长了解到康甘祝的情况,向她讲解了幸福工程项目的相关政策,并推荐康甘祝到手工花加工培训机构接受免费的生产技能培训。康甘祝心怀感激,利用此次机会,认真学习,很快掌握了相关技能,并且在“幸福工程”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她的花店终于开张了。
花店开始经营了,康甘祝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她挤出时间继续学习各类花卉的制作包装。仿真花、手工丝绢花、婚车装饰和庆典花篮等等技能,她都一一掌握。终于,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的生意渐渐步入了正轨,她还在区计生协会举办的插花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如今,还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花圃。
现在, 花店生意很稳定,她说自己永远不会忘记翔安区计生协会“幸福工程”给予的帮助,她也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把爱传递下去,帮助更多坚强、勤劳的母亲们获得就业机会。康甘祝主动联系身边的家庭妇女们学习手工制作丝绢花,让这些母亲可以在兼顾家务的同时,多一些收入补贴家用,也让社区邻里生活愈加和谐。 (翔安区计生协会)
简讯
1、10月23日上午,幸福工程省组委会召开主任办公会议 ,专题讨论研究“幸福工程在福建实施20周年工作座谈会”方案及相关事宜。会议由省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幸福工程省组委会主任陈光普主持,省计生协会会长黄贤模、常务专职副会长阮诗玮、副会长官成华、专职副会长陈友茂、副会长王瑞生、秘书长刘腾发、项目工作部部长张晨霞等参加。 (幸福工程省组委会办公室)
2、日前,幸福工程在福建实施20周年专题纪录片摄制组一行到清流县采风。摄制组一行在嵩溪镇“鑫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全方位、多角度地采访了幸福工程受助母亲兰爱珍等,倾听了受助母亲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拍摄了受助母亲生产、生活状况和“示范基地+电商”运作模式,以及她们带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火热场景,展示了受助母亲良好的精神风貌,这些典型案例将感染和带动更多的贫困母亲树立信心,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清流县计生协会)
3、10月20日下午,南安市霞美镇计生协会在南安市协众花卉专业合作社举行“霞美镇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帮扶款发放仪式”暨幸福工程座谈会。霞美镇分管领导、镇计生协会会长、协众花卉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和该基地10位幸福工程受助母亲参加活动。 (南安市计生协会)
投稿邮箱:fjsjsxh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