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
(2017年6月23日)
本 期 目 录
●龙海市发放2017年度幸福工程帮扶款764万元
●南安市省新镇探索幸福工程帮扶新模式
●胡桂英:湖北媳妇的幸福生活
●幸福工程圆了畲家母亲致富梦
●巧手绣出幸福生活
●简讯
龙海市发放2017年度幸福工程帮扶款764万元
近日,龙海市计生协会按照“协会+银行+公务员担保+计生贫困母亲”的帮扶模式,发放幸福工程款764万元,帮扶382户计生贫困母亲发展生产。
为切实让帮扶资金发挥更大作用,惠及更多计生贫困母亲,龙海市计生协会不遗余力做好幸福工程项目服务工作。一是努力让帮扶资金不滞留。提前一个月发放还款通知书,提前半个月提出项目申请,及时做好新一轮幸福工程资金发放工作。二是尽力让未脱贫母亲得到续助。为保证项目发展的延续性,按照幸福工程帮扶资金管理办法要求,依据受助对象的申请,在认真做好审核把关的前提下,让急需项目发展资金的计生贫困母亲优先得到续助。三是全力做好项目跟踪服务。为保证受助对象发展生产项目成功,取得实效,龙海市按照每户每年100元的经费预算,用于农业技术人员生产技术指导和村级计生协会小组长对帮扶项目跟踪服务的管理费用,所投入资金从幸福工程工作经费中支出,不足部分由市计生协会综合业务经费中开支。(徐国才)
南安市省新镇探索幸福工程帮扶新模式
南安市省新镇计生协会积极探索“基地+合作社+致富能人+计生户”的幸福工程帮扶模式,健全企业带动计生困难户致富机制,加快计生贫困家庭脱贫致富进程。
省新镇计生协会联合农业服务中心等部门多次考察,确定集种植、养殖为一体的龙集种养综合专业合作社为计生帮扶创业示范基地。计生协会为符合条件的10个计生贫困家庭提供小额贴息贷款及幸福工程帮扶资金共24万元,让10个计生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年底通过分红增加收入。
被确定为计生帮扶创业示范基地后,龙集种养综合专业合作社投资30万元扩大种养殖规模,发展特色和优势产业,帮扶周边的计生贫困家庭共同发展养殖业,带动致富。计生协会则强化科技服务,让受助户在政策、技术和信息上优先得到扶持,帮助计生贫困家庭解决技术、资金、销售等难题。日前,合作社组织白鸭和桂花鸡种苗发放活动,周边20户计生贫困家庭免费领取了种苗和饲料,并接受合作社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受助户可选择自行销售,也可与合作社签订按市场价格代销的合同,保证受助户效益。白鸭和桂花鸡是市场较为畅销的品种,价格相对较高。按照80%存活率计算,预计受助户仅养鸡一项就可获利4000元左右。(卓志气)
幸福工程圆了畲家母亲致富梦
她叫陆小琴,2007年从柘荣县嫁到霞浦县松港街道畲族贫困村--岭头村。婆家人口多、家底薄,除了三间破瓦房、几亩瘦农田外,再无其他资产。孩子一出生,家庭生活更加拮据了。为了摆脱贫困,陆小琴白天跟公婆下田种地,晚上学习电脑知识。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来改变命运,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但因缺乏资金,创业无门,一筹莫展。
松港街道计生协会在下乡入户时了解到陆小琴家庭情况后,帮她申请了幸福工程资金2万元。她用这笔资金在县城开了一小间电脑打印店,帮人打字和复印。还买来黄豆种子,自己种植,收成后加工成豆腐,每天带往县城市场配送;闲时,到村里收购小竹子,再卖给竹木加工商。吃苦耐劳,精明能干的陆小琴幸福地忙碌着,不仅按时还了幸福工程帮扶资金,还让家里有了积蓄。两年后在县城购置了一套13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还当选为村计生协会会长。
致富路上的陆小琴不忘村里的贫困姐妹,2013年她带领14户计生贫困母亲,向县计生协会申请幸福工程资金24万元,在岭头村塔湾后门山开垦荒山160亩,种植油茶,并在油茶树下套种太子参、大豆等农作物,扩大复种指数,发展林下经济,实行短平快项目与中长期项目相结合。2014年又申请幸福工程资金28万元,成立“霞浦县裕正农业专业合作社”,在管理方面,推行“专业合作社+计生户+生产基地”模式,实行专家指导、联合种植、统一管护、量股分红。目前,油茶已经挂果,预计今年可收鲜果100多担,产值10多万元,纯利润8万多元。预计明年开始,油茶产量能逐年增加,利润将逐年上升。
幸福生活源自幸福工程帮扶,脱贫致富不忘回报社会,陆小琴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今年在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特殊时期,她招收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霞浦县裕正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开发种植七彩椒30多亩,让他们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带领他们脱贫致富。(张作利 汤晓霞)
胡桂英:湖北媳妇的幸福生活
胡桂英是由湖北嫁到福清市龙田镇西华村的外来媳妇,丈夫是小儿麻痹症后导致残疾的人,家里仅靠她打零工来维持生计,生活很是清贫。胡桂英每天都想着如何撑起这个家,在服装厂打工的经历使她萌生了开服装店的想法,但由于启动资金的缺乏总也不能如愿。
就在胡桂英想要放弃的时候,龙田镇计生协会通过入户摸底,了解了她家的窘况,表示要帮助她渡过难关。不久,镇政府及计生协会的相关人员就给胡桂英提供了大量自主创业的信息,还帮助她申请了“幸福工程”项目资金,很快,办好手续并领到资助款的胡桂英夫妇开了一小间服装加工店,夫妻俩既卖成品服装又承接来料加工,从产品到服务,每一个环节都认真负责,力求顾客满意。一贯的诚信周到,使服装店的生意蒸蒸日上,日子慢慢好起来了。
因为丈夫疾病后遗症给家庭带来的影响,使胡桂英深刻体会到预防大于治疗的重要性,生活好了,她也有了新的想法,她要当好一名宣传员,宣传计生政策、宣传医学常识、宣传预防为主。引导大家提高健康意识,学习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人们认识到健康胜过一切。因此,胡桂英准备今年下半年自费到北京大学进修高级营养师,然后开一家健康生活馆,向乡亲们传播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方法,使人人健康、人人幸福,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林明霞)
巧手绣出幸福生活 ——记幸福母亲叶银芳
叶银芳是福清市高山镇薛港村的幸福工程受助母亲。2000年生育一男孩后,为响应计生国策,主动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因为夫妻俩文化程度不高,仅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一家三口生活过得清贫拮据,但她并没有向困难低头。
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叶银芳得知“莆田市永超手工刺绣厂”有大批产品需要加工,并且对技术要求不高,稍加培训学习就能上岗,既不耽误农活又可以增加收入,因此决定学习手工刺绣。说干就干,她立刻前往莆田厂家,却被告知原材料需要由加工方先行垫资,这句话犹如一盆凉水从头浇到脚。没有资金,光靠热情和干劲还是无法创业的。就在叶银芳为资金犯难的时候,该镇计生协会的工作人员到村里走访入户,了解到她的情况后,主动帮助她申请了幸福工程项目款2万元。
有了资金支持,叶银芳开始了自主创业的艰辛之路。她先到厂里学习鞋面刺绣、鞋面镶钻等方法,回村后就在自己家里办起了小型手工作坊。边组织周边的姐妹们学习基本技能,边接收原料加工制作。由于缺乏经验,姐妹们的成品合格率不高,但她总是手把手不厌其烦地做示范,终于,姐妹们的手艺越来越熟练,合格率达到要求。空闲时,大家聚在一起研究新的鞋面花样,改良和创新的成品赢得了厂家的认可和赞扬,订单源源不断,叶银芳和姐妹们的收入也日渐增加。原本冷清的农家小院变成了热火朝天的手工作坊。看着姐妹们春风满面、喜笑颜开的样子,叶银芳的苦和累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叶银芳的吃苦耐劳和巧手能干引来了邻村甚至邻镇的姐妹们加入到手工刺绣队伍中来,姐妹们用自己的巧手绣出了一片幸福生活。(陈增英)
简讯
连江县计生协会、县卫计局联合浦口镇政府、福州福兴妇产医院开展为计生贫困母亲免费筛查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及尿失禁专项活动,为160多名计生贫困母亲进行初步诊疗。福州市人口福利基金会携手福州福兴妇产医院,对本次筛查后符合手术指征的计生贫困母亲,择期复查会诊后进行免费手术治疗。 (连江县计生协)
投稿邮箱:fjsjsxh02@163.com